蟹 黃
穩經濟,出實招!湖南出臺了“1+8”政策體系,真金白銀且十分精準。在精準“滴灌”的政策背后,是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宏觀調控政策的“彈藥庫”依然足,無論是投資項目亦或大筆消費,都可以樂觀地盡情地去做。投資湖南就是投資未來!
湖南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湖南落實國家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的系列措施。
一
5月31日,湖南人的“朋友圈”被一系列新的政策消息刷了屏。
當天上午,湖南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湖南落實國家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的系列措施,由《落實國家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省內實施細則》和8個方面的專項政策,組成了“1+8”政策體系。
這是一套穩經濟的政策組合拳。
“1”是指《實施細則》,是對標國家出臺的6個方面33條政策舉措,結合湖南省內實際,進行細化、實化后的具體措施。
“8”指的就是8個方面的專項政策:
1.《關于進一步加快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建設努力擴大有效投資的通知》
2.《關于進一步加強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儲備申報和發行建設管理的通知》
3.《湖南省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若干財政支持政策》
4.《關于運用政府采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有關政策》
5.《穩崗位提技能保就業十六條措施》
6.《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若干措施》
7.《湖南省關于進一步實施精準招商的若干意見》
8.《金融支持經濟穩定發展若干措施》
觀潮君拎出干貨。
先講第1個和第2個政策,中央預算內投資是穩投資的“領頭羊”,專項債券資金規模大、帶動效應強,是地方政府加強基礎設施等重大項目建設的主要資金來源,兩者都是實施跨周期調節的重要政策工具,對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具有重要意義。這兩個舉措出臺,旨在以嚴格的制度約束,倒逼各地用好用活中央預算內資金,更好的帶動投資增長;以更科學的專項債券項目全過程管理,推動資金更精準地流向經濟發展最需要的地方。
第4個政策包括降低政府采購市場準入門檻、參與成本、加快付款等,湖南將充分用好政府采購項目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第3個和第5個政策的含金量很高,可謂真金白銀。政策對制造業提質升級、發展服務型制造、制造業要素保障等方面,直接發補貼或獎現金;通過降低社保費率、擴大緩繳社保范圍、返還失業保險、貼息創業貸款、發放留工培訓補助、就業補貼、技能培訓補貼等方式,穩崗位、提技能、保就業。
第6個政策涵蓋內容很廣,從買房子車子電器到吃喝看展旅游,都是老百姓花錢的地方,但是要通過政府引導和發放補貼的方式,讓大家樂意花。
第7個政策關于精準招商,是明方向、講創新、強政策、優機制的一些措施意見。
第8個政策則主要是各類貸款政策,讓資本更好地服務實體、服務小微企業。
二
很巧的是,新聞發布會結束不久,國務院正式印發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包括六個方面33項措施。
現在推出“1+8”,意義不言而喻。
“1+8”,是貫徹落實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精神、貫徹落實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精神,推動國家政策落地見效、落實到位的湖南方案,目的是解決湖南省經濟運行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
近段時間,受國外經貿環境變動和疫情影響,經濟下行的壓力顯而易見。尤其是4月份以來,我國就業、工業生產、用電貨運等指標明顯走低,困難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比2020年疫情嚴重沖擊時還大。
“穩經濟”成了全國自上而下的共識。
4月2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委員會主任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研究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問題,研究黨的十九大以來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決策部署落實情況。
5月25日,國務院召開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重要講話。
此前3月末,湖南省就發布“26+36”一攬子政策,為工業經濟穩定增長和服務業恢復發展注入信心和力量,傳遞出湖南“穩增長”的重要信號。
4月29日,湖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慶偉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提出要“準確把握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的新任務新要求”的命題。
一個月后,湖南召開全省基礎設施建設暨“三大支撐”工作推進會議,省委副書記、省長毛偉明出席并給與會者上“培訓課”。會上初步梳理了809個基礎設施項目,總投資超3萬億元,擬在“十四五”期間完成建設任務。
樂觀的是,在5月份,湖南動作頻頻。5月11日,湖南舉行2022年第一批省級招商引資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共簽約151個省級重大項目,總投資達1048.7億元;5月中旬,湖南公布529個省重點項目面向全球招商,總投資達1.8萬億元;5月22日-23日,舉行第十屆全球湘商大會,一共151個省級項目簽約,投資總額達1219.7億元。
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
5月和6月的發展情況,既直接影響二季度數據,又間接影響三季度發展信心,是決定全年經濟走勢的關鍵節點,各地都必須搶抓時間窗口,努力推動經濟重回正常軌道。
更為樂觀的是,“1+8”湖南方案出臺之后,政策空間依然還很大。
三
自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召開以來,觀潮君看到全國各地都陸續有諸如浙江38條、青島89條等穩經濟措施出臺,從省、市、縣都看到了行動。
湖南的特色,在于精準。
例如,在運用政府采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上,政策強制性要求預算200萬元以下的貨物、服務項目和400萬元以下的工程項目,適宜由中小企業提供的,必須面向中小企業采購,且該標準以上的項目,適宜由中小企業提供的,應預留40%以上的份額專門面向中小企業,其中小微企業不低于60%。
各個舉措中,中小企業是被提及最多的市場主體。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是擴大就業、改善民生、穩定經濟的重要支撐,也是受疫情沖擊后最難堅持的主要群體之一。中小企業好,中國經濟才會好,支撐幫扶中小企業,就是穩定湖南經濟發展的基本面。
湖南(株洲)二手車出口業務首發儀式現場。
又如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措施中,在常規的日常購物消費券之外,湖南精準抓住住房、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從倡導酒店轉型、二手車出口,到購房購車購家電補貼,既有另辟蹊徑的產業引導,也有直接精準的促銷“誘惑”。
疫情以來,消費端影響最大的便是大宗消費。當消費金額到了一定量級,消費者便不止是消費今天的快樂,更在投資長久的獲得感。大宗消費需要有對長期經濟向好的信心。
穩經濟,也先要穩信心。
熱鬧的長沙五一商圈。
在國際經濟大環境風云詭譎的當下,信心是比黃金還要金貴的東西。投資者需要信心大膽投資,消費者需要信心放心消費。
“1+8”湖南方案帶給投資者和消費者的,不僅是政策釋放的穩經濟發展信號,也不僅是政策本身的紅利,還在于“1+8”湖南方案,依然是一些“精準滴灌”的舉措,一條條細致且實在的政策,留下了宏觀政策調控的巨大空間。
據觀潮君了解,我國一季度和4月的M2增速可觀,M2包括了一切可能成為現實購買力的貨幣形式,意味著面對未來必定增加的社會總需求,我們有足夠的購買能力,這也是消費端長期向好的信心來源之一。
當前的貨幣政策雖然寬松,但是通過貨幣政策調控經濟發展、刺激市場的空間也很大,受益于我國貨幣政策的自主性,通脹和利率均有可操作空間,就連西方國家常用的貨幣救市手段——“特別國債”,我國都還在謹慎考慮。
簡而言之,面對經濟下行這場“戰斗”,我們的“政策子彈”“貨幣子彈”還很充足,觀潮君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充滿信心、充滿期待。
此外,雖在“1+8”湖南方案中外貿發展涉及不多,但是5月中旬,湖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實施意見》,立足湖南省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基礎、潛力和需求,提出了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總體發展要求、六項主要任務和三項保障措施,且隨著國外環境逐步回到開放、多邊主義的主流,外貿活力的恢復、發展必然可期。
現在,投資、消費、外貿,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都已在湖南備好糧草,觀潮君喊話湖湘兒女,對湖南的經濟發展,請務必樂觀。
來源:紅網·觀潮的螃蟹
作者:劉志雄
編輯:劉經綸
本文為湘商頻道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sweetestboys.com/content/2022/06/01/11334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