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劉志雄 長沙報道
競技比賽,榜首為冠。在制造業領域,國家也評“冠軍”。
近日,從湖南省各個市州精挑細選出的企業及其相關材料,被匯總到湖南省工信廳,新一輪的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培育遴選和復核工作在湖南緊鑼密鼓地開展。
湖南開展2022年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培育遴選和復核評價工作,要求各市州于4月18日前上報推薦材料。
目前,湖南共有26個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且2020年和2021年當年分別新增8個“冠軍”。數字不大,但在全國排名已是第9(當年分別排名第6、第7),在中部省份排第2。
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是指長期專注于制造業細分產品領域,生產技術或工藝國際領先,單項產品市場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全球前3)的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包含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和單項冠軍產品企業。自2017年開始評定,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便成為業內水平最高的綜合評價。
鐵建重工“全斷面隧道掘進機”摘獲工信部“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
獲評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有多難?
根據國家工信部和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對第六批制造業單項冠軍的評選要求,想獲評這個“冠軍”,有幾個硬要求:
1.堅持專業化發展。企業長期專注并深耕于產業鏈某一環節或某一產品領域。從事相關領域達10年及以上,屬于新產品的應達到3年及以上。
2.市場份額全球領先。企業申請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位居全球前3。
3.創新能力強。企業生產技術、工藝國際領先,重視研發投入,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主導或參與制定相關領域技術標準。
4.質量效益高。企業申請產品質量精良,關鍵性能指標處于國際同類產品領先水平。經營業績優秀,盈利能力超過行業企業的總體水平。重視并實施國際化經營和品牌戰略,全球市場前景好,建立完善的品牌培育管理體系并取得良好成效。
5.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具有健全的財務、知識產權、技術標準、質量保證和安全生產等管理制度。近三年無環境、質量、安全等違法記錄,企業申請產品能耗達到能耗限額標準先進值,安全生產水平達到行業先進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對新一代信息技術、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節能環保、航空航天與海洋裝備等重點領域企業和產品,尤其是重點領域補短板的,優先推薦。
嚴苛的標準之下,入選者寥寥。不僅要求高,如今每年還會對過去上榜的“冠軍”們進行復核,一旦復核發現有指標沒達到,便會摘去“冠軍”頭銜。如湖南某企業,便于2021年在兩部門對第三批制造業單項冠軍復核時,因市場份額沒穩住全球前3,而被排除在“冠軍”名單之外。
“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被譽為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26家湘企當選“冠軍”,映射出湖南制造業科研創新的底氣與實力。
2020年9月17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長沙市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察看裝備制造流程,了解技術研發、生產制造情況。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為何要重視制造業單項冠軍?
一個省份擁有的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數,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個省份的制造業發展水平。
“一個國家一定要有正確的戰略選擇,我國是個大國,必須發展實體經濟,不斷推進工業現代化、提高制造業水平,不能脫實向虛?!?年前,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了制造業之于實體經濟、實體經濟之于國家發展的重大意義。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
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時,殷殷囑托湖南“制造業一定要抓在我們自己手中”,要求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
沿著總書記的指引,湖南在制造強省的大道上穩步向前。今年湖南省一季度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9.9%。
山河智能液壓靜力壓樁機獲評單項冠軍產品,圖為山河智能自主研發的綠色智慧礦山成套裝備產品。
制造業單項冠軍的產生,還意味著該省有著優秀的營商環境和良好的產業鏈生態,將進一步吸引產業鏈中的上下游企業來“冠軍”之地“同臺唱戲”,匯集更多創新力量。
例如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以其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之名,以及企業本身的領先技術及雄厚資金,吸引了產業鏈中的高校、科研院所、大中小企業等創新主體,形成協同攻關、開放共享的先進軌道交通創新平臺,成立“國家軌道交通裝備產業技術創新中心”,有效整合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相關技術、人才、平臺等創新資源,進而加速推動我國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鏈的不斷完善。
湖南如何培育更多“冠軍”?
縱觀湖南26個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有8個在工程機械產業鏈中,4個在新型能源及電力裝備產業鏈中,其余“冠軍”也均勻分布在湖南“3+3+2”現代產業新體系中。
“3+3+2”現代產業新體系,是湖南基于重點培育的22個先進制造業產業鏈(集群),實現制造業邁向中高端的著力點。其中的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中小航空發動機及航空航天裝備等已成為湖南制造乃至中國制造的亮麗名片。
優質企業與產業鏈,如同大樹與森林,在生態環境中相輔相成。
2月18日,2022年全省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同步在14市州舉行。集中項目開工已成為一項“常規性”的動作,體現著湖南全省上下對產業建設的高度重視。
為培育產業鏈,長沙于2017年首推“鏈長制”。2018年起,湖南在省級層面大力推進“鏈長制”,由省市主要領導當“鏈長”,梳理產業鏈中的短板弱項,協調解決產業鏈發展的重大問題。
近兩年“冠軍”數量的成倍增長,是湖南省產業鏈建設成效的生動體現。
湖南獲評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數增長圖。
為培育制造業優質企業,湖南著力打造梯度培育格局,并出臺了《湖南省關于加快培育發展制造業優質企業的實施方案》。
從2020年開始,湖南以“3+3+2”先進制造業集群為重點評選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建立和充實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后備庫,目前已評選了兩批共40個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在摸底調度的基礎上,湖南建立了國家級和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培育庫,分層分類進行培育,目前已有172家、276家企業分別進入國家級、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培育庫。
除了政策和服務,當然還有真金白銀的直接鼓勵。從2019年開始,對被評為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和冠軍產品的申報主體,由省制造強省專項資金一次性給予50萬元的獎勵。2020年,對被評為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的申報主體,一次性給予30萬元的獎勵。2021年,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的獎勵標準提高至100萬元,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的獎勵標準提高至50萬元。
工信部要求年銷售收入4億元以下的企業,如申請單項冠軍,應為已入選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圖為央視報道湖南著力培育“專精特新”產業集群。
獲評“冠軍”對企業自身有何益?
誠然,制造業單項冠軍獲評企業本身,便是行業內的佼佼者,但戴上桂冠,對企業依然有著現實意義。
據省工信廳介紹,制造業單項冠軍的獎金,大多被企業用在了研發生產投入、購買生產線設備、補貼研發獎補資金等方面,評選工作及獎勵政策深受企業歡迎。
國家和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的榮譽給了企業極大的鼓勵,提高了企業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并對企業在高端人才引進、戰略投資者引進、上市融資、申報項目等方面帶來一定的幫助。
如宏達電子公司獲評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后,企業訂單增加了約25%,該司的細分領域產品鉭電容器,得益于單項冠軍的榮譽,為國內龍頭5G客戶建設了一條年產10億支的高分子鉭電容器生產線,是國內首創、國內最大規模的生產線。
又如時代金屬公司,因其獲評湖南省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的穩定質量和口碑,幫助該企業在穩定現有軌道交通市場占有率的同時,向電力、5G通訊、3D打印、醫療設備等領域全面進軍,研發新產品840余項,取得了顯著業績。
這些年來,湖南工業由小變大、由大變強,奪取制造業單項冠軍,是企業乃至產業鏈發展中一道美麗風景。但對以打造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為目標的湖南而言,當前國家級單項冠軍數量仍然偏少,總數排全國第9,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如今,新一輪的制造業單項冠軍評選工作又已啟動。在有著企業優質生長環境的湖湘熱土,記者期待制造業單項冠軍如雨后春筍涌現,為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搶占一座座高峰。
來源:紅網·觀潮的螃蟹
作者:劉志雄
編輯:江雪
本文為湘商頻道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sweetestboys.com/content/2022/05/21/11296904.html